中国炒股看书有影响吗?

荣湾荣湾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有,但是阅读只是基础而已;交易系统才是核心! 交易者应该都听说过“1万小时定律”,这是由著名的心理学家艾伯特·班杜拉提出的。 “一万小时定律”的意思是,要想变成一个领域的专家,你需要在这个领域刻苦钻研1万个小时。 以炒股为例,如果你每天花30分钟看盘、研究行情和选股,那么只需要五年多的时间,你就可以成为一个股市中的“专家”了。 这个观点听起来相当合乎逻辑并且令人激动万分,于是很多人把它奉为真理。但我想要说的是,这个理论是有漏洞的。它没有考虑到人本身的认知极限,也没有考虑到在不同时间框架下,付出同样多的时间和精力所得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举个例子:假定一位股票交易者在每周只花一天的时间来看盘、研究和交易,其余时间都不接触相关的内容。按照一年52周来计算的话,该交易者每年用于交易和学习的时间大概只有52个小时——还不到普通上班族每天上班时间的四倍,相比那些天天盯着行情的手机族来说更是少得多。 但即使这样,在同样的交易频率和仓位控制下(假如都没有止损),十年之后这位交易者亏损的概率还是很大,他很有可能成为失败者的集合。因为股市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发生:某些交易者在短短几天或者几周的时间里就赚到了之前的十倍甚至更多,而一些看起来非常认真的交易者却频频亏损。这到底是为什么?难道认真的人还比不上偶尔偷一下懒的人吗?难道认真的代价就一定比不认真的代价高吗? 事实上,任何一本教科书里都讲不出正确的交易方法,任何一位交易员也不敢保证自己总结的交易系统是完美的。因为市场是不确定的,交易者自身的因素也是不可控的。

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研读几十本乃至上百本的交易书籍呢?这些书籍中所阐述的交易理念千差百异,有的让你疯狂做多,有的让你不断做空,有的让你严格止损,有的却让你放任自流……读完这些书后,你更不知道应该遵循哪一条。 如果你看了很多书,学了很多交易技术,那么在实战中你肯定会结合自己的特点加以运用。但问题是,你的个人特点在哪里呢?你的优势是什么?你的劣势又是什么?你能做到哪些别人做不到的事情?如果连这些问题你都回答不上来,那就算你看了再多的书,学了再多的东西也没有什么意义。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