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五行是什么?

余思池余思池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说文解字》释“茧”曰,“蚕结茧自裹也。从糸,象裹束之形。” 此段话揭示了缫丝生产的两个步骤:第一步是缫丝人用一根短棍(即缫竿)把成茧抽成一缕一缕的蚕绪纱;第二步是把蚕绪纱绕到缫车上进行蒸煮、冷却、抽提和干燥,从而得到生丝。 在第一道工序里,桑蚕吐出的黏液被丝胶包裹着,呈乳白色状。这种含有黏液的蚕丝称为茧丝。在第二道工序中,缫丝人将煮好的茧块放在缫车上的缫管内,通过不断地抽拉缫竿来取出茧中的茧丝。由于不同部位的茧层所含的丝胶量有区别,因此在抽丝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色泽变化,由白变黄又变白,这个过程被称为“脱胶”或“退胶”,经过多次抽拔后,茧丝就会完全脱去表皮的丝胶成为光洁明亮的生丝。

根据以上介绍可知,所谓“蚕丝”就是包裹在一根丝线周围的丝胶而已。而“丝”与“帛”一样,原本都是指一种织物而非天然的纤维材料。因此,丝绸是用蚕茧织成的丝织物这一说法是错误的。那么,为什么现代汉语仍然使用丝、绸、锦等词来称呼天然纤维素纤维呢?这是因为中国古代对蚕丝进行了深度开发,出现了许多品质优良的丝绸品种,甚至有人将桑蚕丝织品与绫罗缎匹相提并论,以至于人们忘记了它们原本只是自然界的天然产物罢了!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丝绸的国家之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献中记载了许多有关养蚕、制丝的技术知识,其中不乏涉及五行的内容: 据《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公元前296年齐湣王被杀之后,秦昭襄王派遣使臣迎请齐国贤臣孟尝君入都任丞相。但孟尝君此时正在秦国受审,于是门客冯驩(fěng huān)便前往咸阳营救,他先是在大梁(今河南开封)买得一辆豪华马车赠予孟尝君,然后向秦昭襄王进言道: “夫歌谣者,幽昏之俗也。” 意思是说,那些民间流传的歌谣往往是政治黑暗时代的产物。秦王听了这话不禁有些恼怒,便命冯驩去秦国边境等候孟尝君的大驾。

抵达秦境后,冯驩问守关之人是否见到孟尝君的马车,那人回答说没有。冯驩便拿出十辆车给那位士兵当作犒劳费,让他转告国王:“我之所以出重金赏赐您,是因为您能证明我是孟尝君的门下宾客啊!”士兵照做了,结果第二天便见孟尝君一行浩浩荡荡地前来拜见秦王了。秦王听说自己手下竟然连孟尝君这样大名鼎鼎的人物都会错认,非常生气,决定杀一儆百以示惩戒,于是便下令将冯驩关入大牢。不过孟尝君很快出面求情,最终才使得冯驩免于一死。

这件事表明,战国时期的人们已经认识到丝织品的优良性能,同时也意识到它们的价格不菲。而且,他们还将这种产品与音乐、歌舞联系了起来,认为丝帛是“歌谣”和“幽昏”这两个词汇的发源地之一,从而将它同金属、玉石等贵重金属归为同一类,视为具有神秘力量的物质形态。至于所谓的“五德始终”理论,只不过是后人出于维护王朝正统的需要而进行的牵强附会罢了!

贲桂兰贲桂兰优质答主

“五音”,是上古时期华夏民族对于乐曲所奏旋律的通称。《论语·关雎》中提到:“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孔子在这里谈到关于《关雎》的诗应该达到什么标准的问题。而“四声”和“八音”,则都是现代汉语里对古代音乐术语的解释。 古人认为“六律”可以发出六个音,分别与五个宫、商等基本音相配,称为“正声”或“清声”——在汉人郑玄编撰的《周礼》中就有记载,即《周礼·春官·大司乐》篇中有如下记载: “凡乐,正声十二律皆足以应之。黄钟为宫,大吕为角,太蔟为徵,姑洗为羽……应气而成声也。” 关于“正声”“变声”的说法又见于东汉学者郑玄在注释《礼记》时对《礼记・郊特牲第十七》的一段注文中所说: “以十二律御五音,不失其类者,谓黄锺为宫,太蔟为商,姑洗为角,蕤宾为徵,夷则为羽……此阴阳相生之音,为正声。” 而“八音”之说最早见于《尚书・舜典》,原文是这样: “夔,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易知。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六律,五声,八音之列。” ——这就是说,从最早的文献来看,把古音乐的乐器区分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等材质上的区别是没错的了。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