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字五行属性是什么?

蒙超辉蒙超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说文》曰:“戚,乐也”。又曰;“戚,庆也。从喜,声。”王引之《经义述闻·释欢》曰:“凡人之所乐者,歌舞、宾客、畋猎、美色之类是已。”据此,则 戚者,欢乐之意也。盖人之欢喜,莫如父母初闻儿讯之时,儿女在门外嚷‘我回来了!’此时老父老母心头之欢喜简直无法形容。故 戚者,悲喜交集之心也。

《礼记·檀弓下》云:“有庆善,祖庙未毁,乃祖。祖,祭也。”郑玄注:“庆善,谓父母百岁、始生、冠婚、生子等,自喜而祭谓之『庆』者也。”是故,《礼记·大传》云:“庆者为善,贺者为福。”孔颖达疏:“以善德自兴为祖先受福。” 此处的「善」,当指德行而言。所谓行善积德,乃是中国传统社会里人们最为认可的晋升天堂的途径。至于那些无德之人,虽然也可以凭借钱权买通道路,但那只是「邪门歪道」,是被鄙视和唾弃的。

由此可知,「行孝」即是「行善」,其结果都是让祖先得到「福气」。换言之,「送福神」实际上是「送慈孝」的意思——祝人家庭幸福、孝子贤孙。 「福禄双全」、「福禄寿全」,其实亦是指「福、禄、寿」三者俱全。

「福禄」本指寿星,《庄子·逍遥游》云:“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返。彼于致福者也,此谓‘福轻乎云’。” 后来,“福禄”泛指一切幸运和功德。唐玄宗《奉和圣制元日大年节序》云:“嘉泰应天属,恩荣遍宇宙。”“福禄”与“恩荣”连言。 至此,「福禄」已经完全被道德化,失去本身的具体含义了。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