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五行归属什么火?

昝淯桐昝淯桐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洪范》中,“木日曲直”、“金日从革”、“水曰润下”、“火曰炎上”、“土爰稼穑”分别指代了五种不同的性质或状态;而“木”、“金”、“水”、“火”、“土”也相应地对应着五个元素。通过观察事物的性状来判定其相应的五行,是古人划分五行的一种方式。 比如说,春天草木发芽生长,状如草木的枝条具有舒展向前的特点,因此属于“木日曲直”;秋天万物凋零,树叶枯黄,风一吹便随风飘零,因而属于“火曰炎上”。

但是这种方法也有缺点:首先是需要有一定的古文功底才能理解古书中对五行的描述——“木日曲直”中的“曲”是什么意思呢?它是说树木的生长有弯曲的性质吗?还是说它的枝叶是蜷曲的呢?这些都需要一定的古文基础才能理解。其次,五行的划分只能适用于单个字的情况,如果用于词组或者句子,就需要进行特殊的处理才行——比如一句“烈日炎炎”该怎么划分呢?是划为“日火水火”吗?可是这样好像又无法解释其中的“日”字。

为了弥补上述的缺陷,古代又有“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说法。“天干”和“地支”就像现在日期中的“年”和“月”一样,是用来记录时间的基本单位。每个时间点都分别用“干支”来表示,这样就形成了一组完整的“干支纪年法”,这种纪年法保证了无论什么时间都可以用“干支”来准确记载。

由于甲子一年只有60组,而一个世纪约为36584天,由此导致每隔32年左右“干支”就会循环一遍——这就是人们经常说的“甲子轮回” or “岁月轮回”。

有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就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把一句话转化为五行——先确定其中的字词包含几组“干支”,然后根据“干支”对应的五行,依次判断其中词语对应的五行就可以了。例如: “立夏”:立=卯(卯属木)+午(午属火) → 火木 “炎阳似火”:炎=巳(巳属火)+未(未属土) → 火土 “赤日炎炎”:赤=午(午属火)+未(未属土】 → 火土 只要掌握了“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就可以很方便地将含有词汇的语句划分成五行。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