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酉月五行属什么?

娄田田娄田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运六气”中提到的“岁”,指的是干支纪年法中的年根。六十甲子一个循环,其中每个“岁”都有相应的“气”和“运”相伴随,所谓“天人相应”“形气俱足”正是此理。 运有“大运”“小运”之分,气有“岁气”“月气”“日气”“时气”之别;而每个“岁”都会包含若干“节气”,也就是含有若干个“日气”。 以2019年为例,农历己亥年,天干地支皆有五行属性,而其属性同样会影响人体,因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019己亥年,干支皆土,为土之年。2019年还有两个节气立春与雨水,在立春之前,水寒冰封,大地草木未萌发,自然状态处于“静”态,所以立春节气,一阳升腾,万物始复苏。此时阳气上升,阴盛于阳,阴阳开始失衡,故春季是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疾病易发时节。

时至雨水,气温回升,阳气更盛,阴逐渐消减,人体阴阳随之平衡,疾病稍退。但是春为四季之首,气候变化无常,冷暖交替频繁,故而人们应对外邪病毒的抵抗力相对较弱,易感染传染病。 谷雨后天气渐热,人的情绪也极易波动,心火旺盛,加之气温升高,细菌病毒易于繁殖,若调养不当,则易出现口干咽痛、口腔溃疡、鼻出血、失眠、中暑等病症。

小满过后,气温更高,空气湿度相对减小,自然界表现为“燥”象,人体的生理反应也是“燥热”为主,当心有火气,身体缺水时,就容易出现便秘、痔疮、口干口苦、喉咙疼痛等不适症状。 大暑小暑期间,天气炎热至极,温度高,湿气大,人的身体素质不同,对高温的适应能力各异,如果调养失当,容易患感冒、发热、咳嗽痰多等疾病。

立秋之后,虽然天地之气渐转凉,但是余热未尽,气候多变,且“秋老虎”凶猛,若不注意养生,则易出现呼吸道感染、腹泻、消化不良、过敏性疾病等。 霜降立冬,天气渐冷,温度较低,若是调摄不当,寒邪易侵入体内,出现肠胃不适、头痛脑胀、腰酸背痛、鼻炎反复等问题。

小雪大雪,气温继续下降,若调养不慎,寒邪深入脏腑,则会引发肺疾、胃病、肾虚、月经不调等一系列问题。 小寒大寒,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来临,自然界阴盛阳微,若过早穿上厚衣服,自身护住阳气,则易患感冒;若饮食不注意,饥不择食,或贪嘴多吃冰冷食物,则易损伤脾胃,引发疾病。

立春以后,气温回升,自然界及人体阳气逐步升发,应该适当减少衣物被褥,让身体稍微受些风寒,有助于阳气生发,但是不可过于劳累,以免耗伤阳气。 因为疫情的原因,今年大家过年期间都待在家里,几乎没有外出,即使外出也必然带了口罩。那么今年的流年运气对每一个人来说影响非常小,甚至是没有影响。 但是,如果去年冬天或者前冬天在北方没有保护好背部和腿部的保暖,在春季又感染了病毒的话,那今年的夏天就会非常的煎熬。

《黄帝内经》告诉我们,背为阳,腹部为阴。身体不好的人,背部往往都比较阳虚,不能温煦内脏。冬季天气寒冷,背部的督脉和膀胱经更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袭。尤其是疫情期间,很多人在家里都是穿着比较单薄,甚至只穿一件睡衣,这样就会导致背部受寒。

另外,很多爱美的女士长时间穿着露脐装,也很容易损害身体健康,特别是在夏季,阳气最旺之时,如果保护不好背部阳气,那么身体就易受到风寒湿邪的侵犯。 还有就是腿部,我们常说“寒从脚起”,说明腿部足部受凉容易引起全身的不适。特别是现在春天,天气乍暖还寒,早晚温差较大,如果不及时增添衣物,做好腿部的保暖,很容易受凉生病。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