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出生的还是生肖?

贺培亿贺培亿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公历每年2月3-5日交节 。从立春节气起,白昼一天比一天长,气温逐渐回升,冬眠的动物们纷纷醒来。“春”字实际上描绘的就是植物发芽的过程。 中国古代将立春后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古人用谚语“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陟负冰”来描述立春时节的变化特征。 “立春”是季节类节气,不是节气中最早的一个,也不是倒数第二个。它只是作为春季开始的标志,所以“打春”、“迎春”都不符合传统节气的设定逻辑。

而冬至,虽然白昼最短,但是温度不是最低,因为还要考虑海拔高度和地表形态等因素对低温的影响。真正意义上的数九寒天是在小寒和大寒之后。冬至作为“阳生阴长”的起点,是一个物候现象较为明显的一天。 从冬至开始,白昼一天比一天长,周而复始,万象更新。

现代气象科学已经证实,中国位于北回归线附近,一年中有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当天和次日两天,时间为夏至和冬至。夏至冬至春分秋分都有固定的公历日期。 小寒大寒的先后顺序也没有变化,都是在农历十二月前后。

农历二月春分后,白天终于超过黑夜,这一天就是惊蛰。惊蛰之后,雷声阵阵,万物更生。 小满、芒种期间,南方地区陆续进入阴雨连绵的多雨季节,北方地区则是小麦灌浆的关键时期。谷雨在三月末四月临中,所谓“雨生百谷,故谓之谷雨”。雨水增多,作物所需的水分增加,如果久晴不雨,就需要浇灌了。 立夏和小满之间,往往相隔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立夏的“立”字,表示万物自此茁壮生长。此时温度明显升高。

小满则代表麦类的饱满,作物枝叶繁茂。小满到来,黄河下游地区易出现“小满雨”,为来年丰收打好根基。 在西北高原,小满过后很快就会入夏。这里的劳动人民会在小满之时播种青稞,或者种植荞麦。

芒种则标志着夏收季的开始。此时江南的水稻插秧基本结束,华北地区麦子即将成熟,需要抢收。 夏至未至,小暑来临之前,都是农民忙碌的时候。在小暑到大暑两个节气之间,江南早稻田里的杂草需要人工除掉,稻田里则需要施肥、灌水、驱虫。立秋之后,晚稻田也可以插进去了。

大暑小暑,上蒸下煮。对于农人而言,最难熬的往往是三伏天气。立秋之后,秋高气爽,收获在即。处暑以后,早稻田的黄金期过去,接下来就要收割,脱粒,晒谷。白露秋分,天地清朗,正是农家闲适时候。

寒露霜降,秋风渐凉。立冬小雪,大雪冬至,一年中最冷的日子来到,万物收藏。小寒大寒,隆冬腊月,梅花傲骨,滴水成冰。 立春阳气转,雨水落人间。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万物生机盎然。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