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中申是什么?

窦姿雯窦姿雯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在论及五行时,“行”字一般读作xíng,表示成行的意思;而“申”字单独出现时通常读作shēn。 然后,我们讨论一下这个问题——《说文》认为金、木、水、火、土五行中土居中,木、火、金、水、土先后次之。然而这个观点遭到了现代不少学者的质疑(例如吕振羽),目前较为通行的观点是五行的次序是水、木、火、土、金。

这里要介绍一位学者——李约瑟。或许你并不熟悉他的名字,但他却被称为“中国的救星”“伟大的史学家和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李约瑟于1900年出生于中国山东省的一个医学世家,幼年时期他随父母定居北京并考入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毕业后留学英国并获得了伦敦大学博士学位。 李约瑟一生著述颇丰,除了著名的《中国科技史》外,他还撰写了《中国古代的科学思想》等著作。在论述中国古代科技的时候,李约瑟特别提到:“至于5个基本元素的概念,则很难确定是在哪一历史时期形成的。”显然,他对“五行”的看法与《说文》是有分歧的。

李约瑟所提到的五个基本元素在中国古代就是五行,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五行”在汉代就已被明确认定为五种物质。事实上,在汉代文献里经常出现的“五行”指的就是“五音”,例如司马相如的《曲池》:“命乐工弦歌《咸池》之意,以祭山川百神。”李约瑟所指出的“很难确定是在哪一个历史时期形成”其实就说明了这一问题,因为在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里很少碰到“五行”这个词,相反,“五音”则是经常出现。 “五音”即宫、商、角、徵、羽,它们分别是今日简谱里的123456,分别对应现今歌曲中的do re mi fa sol la。可见,“五音”更接近乐律的概念。

那么,“五行”又是什么呢?在汉代,人们已经普遍认同“五行”代表五种元素,因为它常出现在哲学著作当中,比如王充的《论衡·物势》:“是故天地设位,东南为阳,西北为阴……木居东方,金居西方……”然而,这种对“五行”的定义并不是建立在实证基础上的,而是基于阴阳家“天圆地方”的思想。也就是说,当时的人们已经认同了“五行”的概念,但它究竟是指五种元素还是五音,或是其他什么,尚未定论。到了晋代,人们已普遍接受了“五行”指的是五种元素的说法。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