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音五行指什么?

瞿康瞿康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 “十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将这个十干和十二支的每一组合称为“天干地支”,也就是六十甲子(或称甲子)。 以甲子作为起始的十天干十二地支循环,一个周期正好是60个干支,也叫一甲子。 从上古至今,人们都用农历纪年,农历其实是一种阴阳合历,既反映太阳周年运动规律,同时也考虑月亮盈亏变化。

农历每年有一个“朔望月”,平均约29.53天,也有大小月之分。以农历每月初一为始,加上14天加满一朔望月为一个农历年,共有354天左右。而公历一年只有365天或者366天。这样农历就比公历一年的时间大约少了11天左右。为了调整两历的时间差,古人想出了“置闰”的方法,在19年间加入七个闰月,每个闰月在农历月中增加一个月,每三年一闰,或者四年一闰。通过这种置闰方法,使得农历和公历的时间逐渐吻合。 但是这种方法毕竟无法精确协调二者的天数,导致农历一年的时间有时多于公历一年(多出现于闰年生闰月的情况),有时又少于公历一年(常出现于平年时仅有二月),这种差异最大可达半个月左右。

为了提高农历算月份的准确度,人们又引入了“中气”的概念。把每个月分为上中下三部分,每部分各含节气和中气两个节点。节气表示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移,中气表示月球绕地球公转的中心位置。所以节气的日期基本上是固定的,而中气的日期随着月份有早有晚,但每一年的日期基本固定不变。通过这种划分,不仅解决了阴历月月相等的问题,而且使农历的计算更加精确。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